投什么报什么成语?

付钰萱付钰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拼音:zhònɡ ɡuǎ dé ɡuǎ,zhònɡ dòu dé dòu)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刘向《别录》。

成语本指种什么,收什么,有不同的种子就会结不同的果实;后用来比喻做什么样的事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强调因果报应必然不移。复句式结构,含褒义;常作为状语使用。

一、成语的出处

西汉·刘向《别录》:“芸草似葵,白花实黑。一名劳蔚,可以染墨。故曰:一芸土,而众芸绝根;一犬吠,而群犬必噪。”

《涅槃经后分三十一》:“譬如有人种于葡萄......虽种李核,终不得李。”

《涅槃经后分三十二》:“譬如有人种于蒜种,求于蒜味......虽种余种,终不还得,唯有蒜种。”

以上两段在《旧杂譬喻经》《杂宝藏经》《杂譬喻经》《观佛三昧海经》《百喻经》中均有记载,内容也大体相同,即“种谷、必得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甜瓜得甜瓜,不得苦瓠也”……

从以上典籍记载的内容来看,此段内容应是北魏名僧慧皎《高僧传》中所述南朝·宋高僧昙无谶从于阗北上姑臧(今甘肃武威)路遇沙门僧显合共传竺佛念所译《泥洹经》时,补入的三十二后分内容。后世多简称《涅槃经》。在上述典籍中,瓜豆仅是举凡世间种种品类果菜之一,以寓佛理。

二、成语寓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成语蕴涵着朴素的唯物论思想。从因果关系角度来说就是果必缘于因,没有无缘无故的结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报”是从结果上来讲的,而这个结果是在各种各样的因果关系下出现的,人的一切善恶行为都从各个方面对社会造成影响,得到种种各方面的反应,人们也总是从各种影响和反应的联系中总结出“报应”二字。

三、成长启示

一个人如果能把握自己人生道路的方向,就具备了成功的素质。在人生的旅途中,最可怕的是失去了人生之航的罗盘和灯塔,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而一个人前进的方向是靠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向的。只有把握住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在人生之路上少走弯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