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业如何发展?
谢邀!这个问题我思考过,也看过一些资料,现在把自己的想法简单梳理下,权当和大家一起探讨。
内容创作层面——在现有法律框架下,鼓励多样化、个性化表达;提高内容制造效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任何一部影视作品从创意诞生到成型的各个环节,都是具有知识产权的,版权保护应该是一项基本制度。我们鼓励创作者进行多样化的原创性表达和个性化的叙事方式。
当然,我也会想到很多大家可能会提到的版权问题,比如抄袭、盗版等等。我想说的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由无数人都做过同样的尝试才发展到今天的,不能排除有人犯过的错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况且现在网络时代,任何人想偷窃版权都已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轻而易举了。
另外,我想提到的一点是,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其制作流程复杂,技术含量较高,并不是普通的“大众创造”,而是由专业团队经过大量调研、研发才能最终实现。所以,我认为应当对内容创作领域适当给予补贴,以激励这个行业的发展。
产业链条层面——促进上下游联动,构建生态链 谈到行业刺激和发展,就不得不提到美国漫威影业。近年来,漫威英雄系列电影不断掀起观影热潮,成为好莱坞“霸屏”的主力之一。
漫威电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有特效,也有动作戏,更有引人入胜的剧情和饱满的人物形象。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漫威的电影不仅仅局限于打怪兽,其实它贯穿的是一条较深的IP植入线,这也就意味着漫威电影在打造自身IP的同时,还顺带把相关的游戏、周边玩具等一系列产业给带动了起来。
我国影视行业发展还可以从下游拉动做起,即通过推出人气作品来刺激整个产业链上游的内容产出,同时兼顾到中间环节的制播融合,最终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共赢的局面。
市场开发层面——拓宽融资渠道,释放政策红利 目前国内影视公司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因为影视项目不可控因素较多,投资回报周期长,一般投资者大多不愿涉足。我建议政府可以适当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是开放部分政府的财政补贴资金,用于支持影视项目的投资和制作。
我觉得可以借鉴外国经验,允许和鼓励企业通过发债等方式进行融资。还可以考虑设立主题投资基金等新型模式。当然,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我还想到了一个“笨”方法,就是政府自行采购影视产品,以政府的“大手笔”为影视剧投资“开路”。例如,英国所有的新片首周末都必须有至少20%的票房收入支付给演员或制作小组,如果一部电影的总收入不足50万英镑,那么导演或主演至少会分到10万英镑(相当于人民币90多万元)的收入。这种政策上的优惠一定会激发国内制片行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