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寅月五行是什么?

宿斐馒宿斐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人把太阳周年运行分为二十四节气,每十五天为一节,每年分为四季,每季三个月。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立春

每年的立春节气时间为农历十二月十七日到十二月二十八日之间,其公历日期大致在每年的2月3日到2月5日之间。 节气是古代的计时器,古代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现代的两个小时。从立春节气开始,白天越来越长,也就是每个时辰的“子时”(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逐渐加长,直到夏至前后达到最大值,此后白天逐渐缩短,到冬至那天达到最小值。此后白昼又逐日增长,到立春节后又达到最大值。

由于地球每年围绕太阳公转一个角度,约一百五十度,因而每年立春时间大约为农历腊月十七或者十八。而今年公历的立春恰好是农历的腊月十七,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今年的戊寅月始于公历2018年2月4日17时46分50秒,结束于公历2019年1月4日0时42分35秒。

那么这一个月里,天干戊土,地支寅木,月干为戊土,月份为阳历一月,所以叫戊寅月。 古书上说,月令,就是节气的月令。实际上,这里的月令是指当月的月气,即月建。如四月建辰,五月建巳等。《三命通会》云:“凡算命者,看月令最重要;月令有吉,无凶矣;月令有凶,无吉矣。故曰:万神皆凭月令行。”

宋再娟宋再娟优质答主

中国古代是以天干地支记录年、月、日、时的。年和月的天干地支很好记,就是年柱上该年的天干地支,然后依次把五土加在月份上即可推到其它月。如戊寅年,年柱天干地支为戊寅,则戊为土,该年一月的干支为土生金,为甲子月,二月为子生丑,为己丑月,三月为金生水,为辛丑月。依次类推。

知道了干支,就知道五行。干支和五行的对应关系是: 甲和己为土,乙和戊为木,丙和丁为火,癸和壬为水,庚和辛为金。 地支的五行关系是:子、亥为水,寅、卯、辰为木,午、巳为火,申、酉为金,未、戌、丑为土。 知道干支和五行对应关系后,知道了月份的干支,那么这个月的五行就知道了。月份的干支在月柱的天干地支上,而五行是生于所不胜的那个。比如说庚寅月,在所生的月份里面加。即寅为木,木生火,那么在所生的五行(火)内加庚金,就成了庚寅月的五行。即这个月是金克木的月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