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五行由什么决定?
首先明确一点,现代科学并不认可“五行”这一概念。 古代哲学主张阴阳五行相配,用来诠释万物运行规律,其中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两种状态,而五行则代表物质运动的五种形式,火、土、金、水、木被看作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运动形态,它们相互依存又彼此克制。 但现代医学认为遗传基因才是人类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古人提出“天人合一”“五行相生相克”用来解释世界运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 但是很遗憾,现代人通过研究发现,所谓“天”并不是宇宙大爆炸后的自然演化,而是以地球为圆心,太阳系为半径的一个动态系统;同样,古人发现的“五行”也不代表五种元素或物质形态,而是一种虚拟的符号象征,是用来表达生克关系的一种工具。
所以,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五行相生相克”都不具有现代科学的内涵。 如果一定要用“五行”来解读人体的特征,只能按照中国古代哲学的表述进行象征性的描述: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代表一种基本的动态模式,它们相互滋生又相互作用,循环往复,不断演进。在人体生命运动中,这五行既体现了身体结构的层次(五脏),又显示了机体功能的状态(精、气、神)。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抽象描述,谁都可以打退堂鼓了——毕竟没有可操作性。 好在古人除了宏观的理论探讨外,还留下了许多具体的指导方法。这些方法和经验虽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是经过现代科学洗礼后,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其合理的内核。
例如中医推荐的“药食同源”就是很好的例子。许多食物除了富含营养,还具有重要的药物作用,例如豆类中含有皂苷和异黄酮,具有降血糖的功效;洋葱含有烯丙基二硫代氨基酸,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有重要意义…… 这似乎印证了《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养生的原则——“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 年,度百岁乃去。”——只要好好吃饭、按时睡觉、不要过度劳累,就可以延年益寿。 这话听起来像是一点道理都没有,但是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古人的建议其实很有道理。
人要想健康,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三餐定时定量。
2.不挑食,不偏食。
3.荤素搭配,粗细杂粮兼吃。
4.不暴饮暴食,不饿肚子。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可恣意挥霍自己的肾气。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纳气,肾主水液,肾主骨,肾生髓,肾主闭蓄。所以,保护肾脏就等于维护了全身的功能运转。而纵欲伤肾,酗酒伤肝,都是造成身体机能衰退的重要原因。 所以,五行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只要你遵守生命规律的运行轨迹,做好五行的滋养,你的身体自然会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