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时间是天黑时间吗?

占怡桃占怡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是,也不是…… 日落时间是指太阳完全落入地平面以下的时间点。所以它和天黑的起点是同一个时间点! 但这仅仅是物理上的概念,日出、日落以及由此而来的黑夜白天分界都不是自然界的实际现象(人类肉眼区分自然界的变化并非基于电磁波的感知而是视网膜上的锥状细胞对不同波长光刺激的反应)。因此才有了这个问题下的答案各种“地理知识”。 天黑是什么时候呢?这问题就复杂了。首先我们得知道影响光线摄入的因素有哪些——

1.大气层,主要影响因素有气溶胶、云量、海拔等;

2.季节变化,这主要包括树冠面积比、植被类型等等;

3.建筑物等人造物体的高度分布。 对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方,以上因素影响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很难找到某个具体的“天黑的起点”或者“日落时间就是天黑时间”的证据。 但如果有足够的样本和数据,我们依然可以找到规律加以预测。

上图为某城市2017年8月全月的日落与黑暗系数(用GPS定位获取的亮度数据经计算而得)。可见在月圆之时(特别是满月),在温度升高之后,即便在白昼,也会随着大气层中积云的分布出现短暂的“日落”现象且越往后期越明显。而在“阴雨天”,即使是大晴天,也同样会有这样的现象。

下图为同一地点2017年5月5日的GPS记录,可见当天是阴天且有降雨,但依旧出现了短暂的日落后又复明的景象。 上图中短暂的“日落”持续大约一小时。那么,在气温升高后,在大气层中的云量增加时,是否会出现日落时间越长、黑暗峰值越明显的趋势呢? 在另一处海岸边,在同一季节,我用肉眼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并记录了每天日落与时间间隔——

此处的“日落”没有使用任何照相机或者手机APP软件,纯靠肉眼观看判断,但和上文使用的GPS测量获得的结果呈现一致的走势。 在观测中我还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些特殊的日子里,日落似乎能倒退! 比如2016年的冬至,我发现在接近午夜的时候,太阳居然又重新升了起来(虽然不是很明显)!我在《观沧海》里曾提到过这一天里的“日出”,其实这是误判——“日出”实际上应该发生在正午前后,此时太阳的确能够直接照射进海平面。而“日落”则是在下午五点左右再次开始(虽然也很可疑)。为什么会在冬至这天出现这样的“奇观”呢?我推测这和“太阳赤纬最低值”有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