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的五行属什么意思?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篇中,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的“行”不是行为行动的意思而是指顺序、行列的意思所以五行就是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了而现代的“行”字是走的意思这是以后才出现的用法。
那么这五种元素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它们最早并不是指这五种物质而是在周朝的时候就用来解释天地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的规律比如《吕氏春秋》中提到过“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材也;草木者,百姓之赖以出入也。”这就是用水火来比喻百姓的饮食用金木比喻百姓的材用用草木来说明百姓的日常起居也就是说在那时的人们眼中万事万物都有其对应的五行属性他们把这些事物的特性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世间的事物是由这五种不同的性质相互作用的从而不断变化而来的。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古人所说的这个五行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化学里面的五种基本元素因为古人可没有这种科学精神而且这五类元素的性质也是古人的意想出来的并没有真正的实物能够与之对应所以在古人眼里这五行就是五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互相作用形成了一切所以才有金克木的说法因为金属能切断木头但现代人却知道这是一种化学反应而不是一种纯粹的力量上的对抗因此我们要理解这些古代人的理论就要抛开他们的形而下因素去探索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