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纳音五行?
其实,“五音六律八卦九宫”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观察和认识。 古人把声(乐)分为五音:宫、商、角、徵、羽;把音(律)分为六律。 六律是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成十二个不相连属的单音,叫“律管”或“黄钟之律”。其变化规律为:以本律管吹之,全鸣一呼,半鸣一吸,共得七音。此七音皆以黄钟为一,其余各律管长度如下表所示——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黄钟(1)太簇(4)叔吕(7)姑洗(5)中吕(9)蕤宾(3)林钟(6)夷则(2)南吕(8)无射(4)应钟(7) 以上,从律管的“长度”来说明“律管”的变化规律,这种变化也即是音阶的排列顺序,也可以叫做“音级”的排列。
由于各个朝代使用的音阶不一定完全一致,所以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律制。 我国最早出现的律制应该是“十二律”,又称为“十二均”“十二吕”等,它是将一个8度音分成12个不完全相等的份数所形成的音列体系。 在这个体系下,每一个音都对应着一个自然数n: n=0,1,2,…,11 所以,这12个音符在宫、商、角、变徵、徵、羽六个音之间的循环顺序为: 宫-商-羽-变徵-征-宫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n=6时,正好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于是人们就用n=6来代表最后一个周期开始时的位置: 这就是常说的“六律”“六吕”中的“六”的来源所在。
那么所谓的“律吕相生”也就是指:当某律的“音高”等于下一律的“音低”的时候,这个音就被称为“生”这个律的律管。因为此时该律的“长度”被新的一律的“长度”所“生”出来,故称“相生”,反之亦然。 以黄钟为例,它的长度是1/12,所以当它生成林钟(长度为9/12)时,林钟就被称作黄钟的“生”,而此时的黄钟就变成了林钟的“生”。如此这般下去就可以得出所有律管的排列顺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