鎙字五行属什么?
《辞源》解释: 《康熙字典》解释: 以上二书皆指明“鎙”的五行属性为金,且来源自《汉书·五行志》; 但实际上《大戴礼记·夏小正》中已有记载: “四月……其帝大皞,其神伏羲。 ”段注云: “大皞,伏羲氏之称。 ”即“昊”字的五行应为木。
《广韵•侯》云: “昊,昊天,天也。从日,呼报切。 ”又同书《萧》云: “蕭,肃萧,草名。一名肅蕭,形如荻葦,可作帚。亦姓。”可见,「昊」和「蕭」的五行都属木。所以按照五行的生克关系,「鎙」应该属于火。 但是,如果依照《康熙字典》中“鐽”字的释义来推导的话,「鎙」应该属土。因为“鐽”字条下的小释文有: “『鐽』、『鐸』,音義同。《玉篇》曰: ‘鐽,鐸屬。 ’《篇海》曰: ‘鐽,鈴也’。 ”既然“铎”字的五行属性为金,那么“鐽”的五行也应为金。而金的相生关系中最旺的数火,因此「鎙」应该是属火的。(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 我想可能是这样:上古造字时,一些字表示的意思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多义的,例如“鐽”不但可以表示“鐽”,也可以表示“鐸”,还有“鈴”的意思。后世传抄典籍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疏忽或地域读音的差异,使某些字词产生错别字的现象,比如“�”字写成“鐽”字,或者“铎”字写成“鐽”字等。这些错字产生的意义是使一个字的五行改变了原来的属性。于是原本应该属火的「鎙」被讹变为属金的“鐽”; 同理,原本属金的「鐽」也被讹变为属火的「娋」(《集韵》: “娋,火声。 ”)。 而“萧”字的五行属性为木,没有被误变。这个错误的传承只是影响了「鎙」「鐽」两个字的属性,而对「蕭」毫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