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五行什么属性?
“小豆”属火,《说文》:“小豆黄黍也,可作饭食。”又曰:“赤菽也。” 《毛诗传笺通释·国风·邶风·匏有苦叶序》有注:“小豆谓黑大豆,可以为羹。或曰古亦以之食。”
《齐民要术·种谷第二》称:“今人但取其子以为饭。” “大豆”则属水《说文解字》载: “陈豆谓之大豆。” 郭璞《方言·卷七》称: 《本草纲目·谷部·小豆》:“按《尔雅》云: ‘小者谓之菽’、‘褐陈者谓之’豆’。今所种有赤、白二种,大者为腐,小者为。郑氏曰: 小豆黑色而光者,所以为羹; 大豆褐陈者可以为之饭。古人以大、小别色、形,故小豆即言黄,大豆即言褐陈矣。’”
李时珍引杨允孚《滦州杂纪》中语“北人谓大豆为黄豆,南人谓白豆为黄豆”作为补充说明。
可见大豆与小豆的差别在于大小的不同。由此我们可知“豆”字在大小上的演变过程:甲骨文中多为豆字形,金文中有豆形又有簋(guī)形。
至秦及汉时,豆与簋的形状逐渐变得相似了。这大概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两种器型的区分已不太明显的缘故吧。 而到了魏晋六朝时期,从当时的画像石上来看,人们已经将它们完全画成了一类器物——“豆”字的形状已基本统一成了上图这样。
据研究,这种统一的形状是在北魏时期形成的——也就是说,南北朝到隋朝的这一段时间里,正是“豆”“簋”合流的时期。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这个原因我想很简单,因为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普及,僧侣们常把“豆”当作盛装食物的法器使用,所以在民间也就产生了用此物来代替“簋”的做法,久而久之,原本不同的两个器物就慢慢混同起来变成如今的样子了……
至于题主所谓的“豆五行哪一行”的问题,我觉得应该这么解释比较好理解:由于古代没有发明纸张,所以甲骨文的书写是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因此这些文字看上去都很密集紧凑且笔画纤细。
当甲骨文在金文时期被大量使用时,其字体开始向金文的方向发展变化——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金文中隐约感受到一些甲骨文的痕迹来的。如上图所示,在金文中豆字的偏旁“殳”字仍然保留着“一横一竖”的形态,而非像其他部分一样写成“一横三竖”的模样。
这就表明,这一偏旁在由甲骨文向金文过渡的过程当中仍保留了最初的形态,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演化。而在豆字的其他部分,虽然金文比甲骨文有较大的改观并进一步向大篆发展,但还是能隐隐看出其原本的笔势来。
例如,金文的“寸”字与甲骨文的“寸”字一样,都是先写好中间的“十”再写上左边的“一”,而非像大篆那样写成“一竖两横”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