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五行属什么?
首先,“洄”字属于火属性文字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从字意上看,“洄”表示水中回环,向上游涌动;其字形最早见于金文,字形类似于“回”字的金文字形,下部是“水”,中间是“首”(或者“頁”),上部类似“高”字的古文字形。其中“首”和“水”联合起来表示“水流冲击头部”的意思——这很类似“湍”、“洄”等字今天的字形。
所以,“洄”字的本义应该是“水流冲击头发”的意思,属于典型的会意字。 由“河流”“水流”“头发”这几个会意字,还可以构成“鸿渐”这个汉字,字面的意思就是“大雁渐渐远离”,用大雁离别的样子比喻人才逐渐成熟。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
再来看“洄”字。因为“首”象形字,而且很多汉字都采用了这种造字方法,所以很难看出“首”上面的笔画和哪些偏旁联合构成了新的汉字。但“头”字是比较特殊的,它上面的一撇代表的是“发”,而不是“首”。 所以我觉得“洄”可能是像“鸿渐”那样由两个汉字复合而成的新字,而且可能“河”在上,“回”在下,上下结构。但因为“回”的字形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固定下来,变成了一个独体字,所以后人在制造这个新字的时候,就取了“河”的一部分和一个“回”来合成一个新的汉字。这样,“洄”就有了“河”的字形和含义,而“回”则保留了原来的意思。 这种猜想有一个很好的佐证:现代汉语中“黄河”这个词。
现代汉语里“黄”是指“泥土的颜色”,也就是“赤红色”,引申泛指“颜色深的”。同时,现代汉语中还保留了一个“潢”字,这个字在今天也写作“黃”,意思是“泥浆”,这就和“黄”有了区别——“潢”指“浑浊的水”,而“黄”指“黄色的水”(注意:不是“清水”)。另外,现代汉语中还有“缃”字,也是指“浅黄色”。
古代的“河”和“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河”指的是清水样的河流,而“潢”指的是混浊的溪流。所以,“河”用来代指黄河时,不会用到“浊”字——只有形容河水浑浊,才用“浊”。同样,“黄河水真清啊!”——只可能有“黄河水真清啦!”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