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元纠纷化解机制?
上海的“三进制度”就是多元解纷的典型案例,2013年起上海市高院开始推进“三进”即“法官进网格、法庭进镇街、法官工作室进园区(自贸区)”。 具体是: (一)建立“法官进网格”制度,推动纠纷主动发现、源头化解。全市法院已建立106个人民法庭和547个人民调解室,并将不断充实到各个街道(乡镇)。全市三级人民法院设立3928个诉调对接工作站,并与各级工会组织共同设立28家调解委员会。2015年9月,与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等单位联合制定《关于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加强诉源治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法官进网格”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要求。
(二)建立“法庭进镇街”制度,方便群众诉讼。以街镇为平台,在全区42个街镇的行政服务中心开设司法服务窗口。区、镇两级政府牵头成立“大调解工作机构”——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落实专门场地和编制,配备人员力量。在解决百姓信访诉求的同时,将司法建议融入法治政府建设。
(三)建立“法官工作室进园区(自贸区)”制度,深化服务功能。在浦东综合保税区、虹桥商务区和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三个法官工作室。围绕自贸试验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部署和市场主体需求,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法律服务,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此外还有“无讼社区”创建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