胘字五行属什么?
胘的五行是金 胘 xiān,字面意思是指牛、羊等身体上的横筋膜,也指弓弩上的皮筋或琴弦。引申指物体中央粗厚部分,如“圆柱的一~”。又特指脑神经中的视神经。 以上意思的现代词语中均无“心”的意思,故不从心部归部。
战国文字(包括楚系文字和秦系文字)中,“旋”(旋xuan)的字形都与“心”有关,可知其本为“心”字;而“胘”字的字形则一直与“肉”有关,可知其本为“肉”字。“肉”、“心”古音相近,字亦相通。《汉书·李广传》“弦绝,矢道飞”中的“弦”,晋灼注即引臣瓒日:“作‘絃’者,误也……”可见汉代的“絃”就是“旋”。《周礼·考工记》“抟埴之为璧”,郑玄注:“埴,土也。壁,盆也。抟埴,言陶人之致土以为盆也……今文作‘圜’。”可见汉代的“圜”就是“鉉”。
这种字通假的现象在古籍中极为常见,所以不能以现代汉语去硬套古人。如果弄不清其中的来龙去脉,胡乱改字,就容易出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