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指什么生肖?
“阳”字在文中出现了6次,每次出现都对应一个不同的场景或情节,因此这个“阳”应该是有具体语境的,不能笼统地理解为“太阳”或者“阳气”。 原文:“暮春之初,阳和方起”“阴薄阳盛,水始蒸腾”“至若夜阑人静,阳浮汤面”“日之阳焰,腾上熔化”句中的第一个“阳”指的是春天(初春)的阳光;第二个“阳”是形容水(泉水、湖水等)开始变暖;第三个“阳”指白天;第四个“阳”是指阳光下物体受热而升起的气体;第五个“阳”指的是白天高温时阳光炙烤下的沙漠景象;最后第六个“阳”依然是指春天(末春)的阳光。 由以上分析可知,作者笔下的“阳”并非指单纯的“太阳”,而是具有明显时间色彩的“春光”或者“春日”。并且从文中看,这些具有时间意义的“阳”与四季的变化密切相关。
其实,如果仔细琢磨原文,可以发现文章虽然分为五段,但每一段实际上都在描写同一个季节的不同时间——第一段绘春景:早春;第二段写春雨:晚春;第三段赞春花:末春;第四段描春景:仲春;第五段状春阴:孟春。那么全文似乎可以这样划分:(明写时令)(暗写时令)(再明写时令)(再暗写时令)(又明写时令) 全文虽未出现“立春”“春分”“立夏”“小满”“芒种”“大暑”“立秋”“白露”“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等文字,但是文中却清晰地暗示着节气的变化,甚至与《二十四节气歌》一一对应:
立春:寒冰融水,柳眼初开
春分:草长莺飞,桃红李白
谷雨:麦苗披绿,菜花金黄
立夏:红杏飘香,牡丹怒放 小满:桑叶肥嫩,稻穗初显
芒种:麦熟风扬,莲荷盛开
夏至:杨絮飞扬,蝉声渐鸣
小暑:蛙声一片,稻花如海 大暑:林茂荫浓,果实累累
立秋:西风渐紧,桂子飘香 白露:丹桂飘香,雁阵南翔
秋分:风清月朗,金桂飘香 寒露:雁惊长空,菊黄枫赤
霜降:秋深露重,红叶满山 立冬:寒风起,百花落
小雪:琼枝玉树,千里冰封
大雪:天凝地闭,万木凋零
冬至:雪压冬云,千山一色
小寒:梅雪争春,雪花零乱
由此看来,作者虽然并没有明确写出节气的名称,但是却用了非常巧妙的法子将节气暗含其中。这种写法比直书节气名称更加意味悠长且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