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股票为何暴跌?
1.一个正常的商业企业,它的经营状况不会连续60天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上,更不会连续出现“重大利好”、“重大利空”这样的标题中(参考中国石油);更不会在近15年的历史上,只有3次下跌超过20%——这样的概率大概为千分之一。所以,一家正常的企业不会出现这样戏剧性的走势。
2.最近60天的舆论焦点全部集中在北京银行的身上,它所面临的问题根本不是市场能够轻易解读的。对于一家企业的研究,应该更关注它不为人知的信息和逻辑,而不是专注于那些“明晃晃”的事实。因为后者很容易获得,而且很容易误导人。比如说,很多人会说,看看,我4月份买的北京银行现在都跌成这样了!——其实,人家4月份买入的成本大概是6块左右,现在这个价位才跌到哪里去啊……再说了,谁告诉你7块钱买的,现在就要卖到7块钱的?股市里面,本来就没有谁亏了钱,只不过是从一种资产换成了另外一种资产而已。你如果认为你持有的股票价格低于你的成本价,那么请把你的股票卖出吧,你的资金会流向更有意义的地方。
3.中国银行的利率改革正在推进之中,存款利率市场化已经启动,贷款利率也已经在去年底放宽了下限。可以预见,银行的经营环境和利润空间正在逐步变化,我们目前正处于一场变革的前夜。作为商业银行,除了存贷款基础业务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一项业务叫做中间业务,它主要包括各种金融服务、信托和资管等相关业务。从过去上市银行的年报来看,大部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都很低,不超过10%,而海外大的金融机构这项数据一般都要占到一半甚至以上。也就是说,当前国内银行所从事的主要还是一些成本较低的基础业务,它们的收入来源还主要依靠规模优势,而非合理的收费结构。在未来的竞争中,哪一家银行能先转变观念,做好转型的准备,抢先一步开展高收益的中间业务,哪个银行就会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