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作用是什么?
膀胱为贮存尿液的肌性容器,呈扁椭圆形,位于盆腔内,两侧耻骨联合后方,下部至会阴部,前面接近腹股沟部。正常膀胱在120-400ml。当膀胱充盈时,相当于一个半西瓜大小;空腔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肌肉膜即膀胱黏膜,具有过滤、吸收、分泌和润滑的作用。
正常成年人每天排尿3~5次,每次300~500毫升。由于膀胱壁有自主调节能力,因此可以储存一定量的尿液而不会引起尿液返流或感染。
若长时间不排尿或是大量饮水导致尿液减少,膀胱内压增加,膀胱黏膜会下移,可出现尿频、尿痛等不适;反之,若短时间饮用较多水分,而又不能及时上厕所,则会出现急性尿潴留。 正常人每日生成尿液约为2.5L,其中95%被重新吸收,故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大部分得以重新回收利用。
在重吸收过程中,水及电解质中的Na+、K+、Cl-等阳离子被吸收到血液中,形成尿液;而尿中绝大部分有机质和无机质被小肠上皮细胞重吸收后进入血液或组织液,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正常人的尿液中含有少量的钾、氯和钠等电解质,但含电解质量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