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果壳有什么作用?
“风(流)”是中医里面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意思不是现在所说的开放、不拘小节或者是随便,而是形容药性走窜,能够通行全身。 什么是药性的“走窜”呢? 打个比方说,中药里面的牛黄(天然牛角的中心髓部),它的药性就可以称为“走窜”的,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性状很脆,轻轻一碰就碎成了粉状,而且味道极苦。
这种一碰就碎,入锅就化的药物,中医里很多都有,比如朱砂、雄黄等等矿物药,还有金银花、连翘等藤类动物药,它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药性走窜。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药物的“走窜”性呢?这是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疾病的发生往往是整体功能失调的结果。
治疗的时候就必须调动整体的机能来对抗病邪,这时候单靠局部的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这就需要药物具有“走窜”的特性,能迅速通达全身,发挥调节作用。 因此古人认为,风(流)性大的药物多具有“走窜”的特性,能够通诸窍(耳孔、鼻孔、眼睛、嘴巴),行血脉,达经络,所以可以用于治疗全身的疾病。
而现代化学分析证明,这些具有风(流)特性的药物大多含有黄酮或萜烯类等活性成分,而这些化合物又都具有疏通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风(流)果壳”具有的功效其实和现代营养学说的一样,就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防治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