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什么喜欢占中?
“占领中书堂”是香港人自己搞出来的,不是别人施舍的,更不是当局授意的;这事情一开始就是自发的群众运动,官方一开始并不支持,只是后来不得不介入并引导而已(毕竟要是真放任不管,这事情最后就彻底失控了)——换句话说,这就是一次典型的香港人民用脚投票的过程。 这次游行示威其实起源于去年发生的“伞兵事件”——话说2014年5月31号,一帮所谓的“伞兵”打着所谓“保卫黄埔基地”的旗帜,非法入侵黄埔军校旧址,强行在校园里进行集会演讲,辱骂诋毁国民党和人民解放军,并在与警方对峙过程中,打伤多名警员……事后这一行为遭到全国民众的口诛笔伐,成为网络热点。
对于这样一起严重的违法事件,香港的官方媒体当时都是避重就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直到事件发生后的第6天,即6月7号,香港警方才正式就此事立案调查(据说是因为收到大量网民提交的录像和照片作为证据)。更让人觉得好笑的是,当被记者问及“为何事件发生后这么长时间才展开调查”时--港警居然大言不惭地回应称:“因为调查需要时间,而且也要确保证人的安全……”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也都明白了:这帮“伞兵”的来历绝对不简单,他们背后肯定有金主撑腰,否则不可能如此有恃无恐地在香港横行霸道。果不其然,随着事件的持续升温,有媒体披露:这批“伞兵”其实是某海外势力的代理人,他们之所以敢在香港撒野,就是因为得到了某海外势力授权(具体谁我就不说了,反正大家都心知肚明)……
好了,说到这里大家也就都知道“占领中书堂”运动的起源所在了。至于它后来的发展,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这是一直持续到今天依然看不到任何要消停的意思。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虽然“佔領中書堂”由一群不明真相的香港青年所发起,但是你们千万不要以为这些人就是蠢到无以复加,毫无理性可言。事实上正相反,这些年轻人是非常理性的,并且具有非常清晰的诉求。他们之所以选择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过是觉得这是一种最能产生实际效果的方式罢了。
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高考志愿表中的那个“服从调剂”选项一样,你填了它就代表你愿意接受任何安排;不同的是,这个“服从调剂”按钮是你自己亲手按下,而不是别人代为做出抉择。 “佔領中書堂”这场闹剧就像这个“不服从调剂”选项一样,是一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自我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