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行业背景是什么?
传统水务水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衡,造成区域性、季节性、水质性和工程性缺水,干旱和水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2012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54.7亿吨,比上年增加5.0%.全国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及水库)监测的1949个水质监测点中,I-III类水质占68.4%,劣V类水质占12.4%;全国478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水质较差和极差的监测点比例为59.6%;全国755个主要城市中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总量为322.3亿吨,达标水量占取水总量的91.3%;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4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总量为80.7亿吨,达标水量占取水总量的93.6%。
水务行业的技术体系包括供水和排水两大技术。供水技术,即自来水生产技术;排水技术又分为污水与雨水排水技术。水务作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是相关的,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很发达,所以这些国家的水务发展水平也很高。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世界各国已经先后开始新一轮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修订工作。各国水质标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具体指标限值要求的严格程度和对指标要求的宽严程度上,体现出各个国家和地区对饮用水水质的不同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