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阳火有哪些?

桂一飞桂一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阴阳学说中,凡具有温热、升腾属性的事物或现象归属于“阳”或者称为“阳明”。而具有寒凉、肃降属性的则归属于阴或者称为“太阴”。 因此五行的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元素分别属于阳(明)之中;而气候中的风、热、温、燥、湿这五类气象则归于火的范畴。由此衍化出来的五脏六腑之病证自然也有很多属于这一类。 中医将五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阳脏,另一类是阴脏。

阳脏是指心、肺二脏。因心属火,主血脉,有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而肺主气司呼吸,具有宣发肃降的作用。凡是和这些功能有关的疾病都属于阳性病邪居多。如心肺气虚导致的心慌胸闷,失眠多梦;心火亢盛导致的烦躁易怒,失眠;肺热津伤导致的咽喉肿痛,咳嗽咯痰等。

阴脏是指肝、脾、肾三脏。由于肝郁气滞,肝火旺盛而导致的精神情志方面的症状多属于这一类;还有因脾虚引起的腹胀腹泻;因肾虚引起的腰酸痛,夜间尿频尿急等。 在治疗上,对属于这一类的病证大多采用清热、降火、益气、养阴等治法。药物的选择也多以辛凉解表、甘寒生津、滋阴润燥为主。

鞠升鞠升优质答主

阳绝于外,内伤其肺,是为阳绝阴伤。阳气失守于外,阴精受伤,表现为大热欲呕,身热反不恶寒,甚至神昏谵语,舌红绛而干焦,脉象虚大而数。治疗以清热保津为主,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清营汤之类方药。阳绝见于外,内伤其肾,是为阳绝阴伤。阳气不固,肾失封藏,表现为微热,耳聋,溺血便血,咳血吐血,遗精阳痿,脉细无力。治疗以滋肾育阴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方药。气机阻塞,升降失常,郁结不解,病情日益加重,是为阳郁。痰饮积滞,阳气不通,证见胸胁满闷,呕吐涎沫,大便不调,或腹胀不通,苔白厚腻,脉象沉弦。治疗当行气化痰,通阳泄浊,宜用旋覆代赭汤、二陈汤等方药。阳气不足,气化失司,阴阳失调,虚寒之邪内生,为阳虚。心阳虚则畏寒肢冷,失眠健忘;脾阳虚则脘腹冷痛,食少便溏;肾阳虚则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治疗应温补脾肾,以培补后天之本,使后天养先天,先天得健,后天亦隆。温补可选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等方药。阴气过盛,导致阳气亢奋,进而阳气过旺,迫液妄行,损伤脉络而致出血,是为阴乘阳位。治疗应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阳气浮越于外,阴精耗竭,虚阳上越,神明散乱,为阳升无制。虚阳上越则见畏寒肢冷,口渴喜热饮,神昏谵语,遗精阳痿,脉象沉细数。治疗当回阳固脱为主,以敛止浮越的阳气,可选用参附汤、四逆汤等方药。阳气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膀胱,致膀胱失约,精关不固,是为命门火衰。阳痿遗精,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脉象沉细。治疗应温补肾阳为主,以补足后天阴阳之本,可选用六味地黄丸、金锁固精丸等方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