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几点天气预报?
目前,我国气象服务业务已经实现了从72小时短期气候预测到10天中期预报、40天准季节预报、90天季节预报以及3个月长期预报的业务化发展。 其中,短时临近天气(小时至60分钟)由各级气象台站通过实时监测、在线数值模拟、模式输出、实时编辑加工生成;突发性灾害天气(雷雨大风、冰雹、暴雪等)在几分钟内给出预警;常规性天气过程(降温、大风、雨雪)在几小时内发布未来一天至几天内的预报。 而像气温、湿度、风力等基本要素的预测,只要提前知道初值和边界条件,可以用简单的算法实现,因而可以非常精准和即时地提供。对于像雾霾这样具有慢度特征的天气现象,也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回归的方法进行预测。 对天气变化影响最大的大气环流形势预测,在我国现阶段主要是指500百帕高度场及700百帕风向风速场的预测,这涉及到中高层大气运动的主要驱动力——地面气压场分布、大陆及海洋上的温度和湿度的分布状况。在这方面,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完善的预测方法,而是基于统计的方法,即通过样本数据找出气旋风暴、副热带高压和冷空气活动的规律,然后利用当前及以往的资料对未来作出一定的估计。
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气象部门能够预测未来一周甚至更长周期的天气,但要关注气象学家们所给出的“预警信号”:随着天气系统的发展,气象学家对某些恶劣天气发生的概率可能会逐渐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危险不存在了,或风险降低了,正如同海啸警报解除后,海岸边并不安全一样。
天气预报一般指几天
一般在电视和广播以及报纸上,看到或听到的有2--5天的预报。最长的是15天之内。人们最关心近1--3天的变化.比如会不会下雨?下多大?几点下。最高和最低气温是多少等等.这类天气习惯上称短期预报。
天气预报能报10天以上吗
人们还常问到:为什么不能多搞些10天、20天以后的天气说个准呢?实际上,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不稳定的,天气主要受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大气环流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占主要地位的大型气团的稳定而有规律的流动,控制着基本气象情况,它比较稳定,变化的周期很长。人们较容易预报这种天气。如果能预报好大气环流的动向,对一般天气也有很大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大气环流是能够较长时间预报的,目前比较稳定的五行星大气环流可以作720天,即两年的预报。
天气预报的周期
但是,大气环流不是每天都在这种稳定的状态中。它经常不稳定地变动着,而这种不稳定气流的变化,决定着天气变化。比如南北摆动的副热带高压,摆动一小下,东南沿海可能天气晴朗,而华北却是狂风暴雨。又如:中纬的横槽转竖,东移南下,也能够给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一场普遍降雨。而像这种不稳定的气流形势,现在世界上仅能作168小时,也就是7天的预报。所以目前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把10天至15天内的天气称中期预报;而“短期”的预报限定为3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