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又名什么?
作为在广州生活了40多天的“北漂”,我想从两个不同维度来回答这个问题——行政归属和历史沿革方面的别名和民间广泛使用的俗称。 前者比较正式严肃,后者则更加生活化。 但二者其实是有交集的,不少行政归属方面的别名也是由民间俗称发展而来的。 先说官方的(按时间顺序):
1.禺京。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哈哈。
2.番禺。秦朝设郡之时,番禺即属于广州府治所。《汉书》称,番禺“其俗有渔、盐之利,而珍物所产”。
3.兴粤。唐朝设置兴州,后来又改为兴庆府;同时另设广州节度使,统辖岭南五府州。由于兴庆府与广州府同属京城的两大商业枢纽,故有“兴粤”之称。
4.南海。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定都兴王;又因其地近南海而有此称。
5.大清岭南头道。明隆武二年设南雄府,以“南雄”为名源于此。
6.海阳。明万历九年开始,南明永历年间建都于此,并改南雄府为承恩府,时人称之为“海阳”。
7.越秀山。清代时,广州城内有八景之称,即“越华云气”“中山丹凤”“南园春早”“麓湖熏风”“珠水晴波”“潘井流香”“花坞飘红”以及这座山的“越秀晴岚”。民国时又称“越秀山”。
8.第五区。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国民党在各地重新划分行政区,广州市划分为十五区,此山因居第五区中部而得名。 再说民间的:
1.穗宝县。“穗宝”二字取自于“穗城之宝贝”的简称,意谓广州是宝贝。这跟“长安”的别号“棉布之都”一样有趣。
2.省城。广州在古代隶属于岭南道,道之下设州,州之下设县。当人们说到“省城”的时候,其实是指广义的“省会”,也就是今人所谓的“省会城市”。
3.羊城。《广州记》里说,周夷王二十三年(公元前898年),广州地区曾发生过一次大瘟疫,“民罹疫者如羊,毛皆赤。”故称此时为“羊城”。后来人们用“羊城”指代广州,还因为这里相传有仙人的羊角遗址。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