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兵兵球比赛在哪里?
1975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在中国南京举行。当时中国男队的主力是容国团、蔡振华,女队主力是王楠、韩燕。这次比赛后不久,世界乒坛进入了一个新纪元,那就是欧洲开始崛起,德国、法国、瑞士相继出现超级球星,其中德国队的波尔和奥恰洛夫对中国队的成绩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4年和2003年的世乒赛上,德国队连续两次在决赛中战胜中国队夺冠。从许昕、马琳时代到现在,中国队虽然多次在世乒赛实现包揽冠军,但每次与德国队交手总是胜少负多,被德国队称为“最难缠的对手”。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队在这次南京比赛中获得的男女团体亚军,以及后来多次世乒赛上获得的男女团体的铜牌,至今保存着。这些奖杯现在是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我记忆里还有一件关于南京的珍贵往事。1979年底,中国少年体校集训队来到南京,他们中有胡彬、薛奇、杨广第和张怡宁等人,而主教练就是后来的中国奥委会主席袁伟民。袁教练当时想培养年轻运动员,就把刚从国家队退出的一批老将安排进集训队执教,其中男队主教练是冯绍雍(老冯头),女队主教练是陆元盛。 我当时在队里负责管理队员的日常训练和生活。记得有一天早晨,我在训练馆外面碰到袁教练,就问他为何把新老将都派到南京来,这里又不是训练基地。他笑着对我说:“我是想造一个‘诺丁汉’。” 我不明白他的意思,便问道:“这个‘诺丁汉’是什么意思?” “你看过《射雕英雄传》吗?”袁教练问。 “看过,怎么啦?”我问。 袁教练意味深长地说:“里面黄蓉的师父是谁?” “是桃花岛主洪七公。”我说。 “对!”袁教练高兴起来,“我要建一个洪七公式的学校,培养出更多像郭靖一样的高水平运动员!” 我后来才知道,当时国家体委提出发展体育人才“小、快、灵”的战略,准备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强国,而培养这样人才的基地,正是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