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行业怎么招人?

暨茜凯暨茜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找到合适的人,而非简单的招多少人、从哪里招来人。 作为一个在人力资源领域混了多年(主要做人才供应链)的COO,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没有所谓“招人不招人”的问题,只有“找人”和“缺什么人”的问题。任何一家企业招聘的背后,其实都暗含着对于“人”的思考——我缺什么样的人?我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要招人?为什么不是外包或者临时雇员?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题主其实是想知道“如何选择人才”而不是“如何招人才”;毕竟一个有效率的人事招聘流程可以追溯到“我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一层面,然后自上而下推出:这个人需要什么素质/能力、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背景或资历、应该在哪些渠道出现等等。当人事工作做到这一步的时候,自然知道该如何“招人”——发出招聘信息、接收简历、电话/邮件沟通、安排面试、评估面试结果、发放offer……一切水到渠成。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一家公司无法有效思考上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策略(也就是无法明确自己“要什么人”),那么大概率会面临“没人来应聘”或者“来了很多人可选择的却不多”的困境。这就是很多初创公司经常遇到的“招不到人的时候”或者刚完成天使轮融资准备大干一场时遇到“找不到靠谱的人才供应商”的尴尬情况。

回到正题,如何判断“是否适合”呢?其实可以从两个层面对照:一是人与岗位之间的匹配度,二是个人特质与组织文化之间的适配性。前者可以结合职位描述以及JD通过行为面咨询完成,后者则需要HR和其他部门领导在访谈过程中仔细观察并综合判断。不过,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去识人用人,最终都需要回归到岗位职责本身,因为只有职责描述清楚明了并且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对应聘者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我认为求职的流程是可以反过来的:先确定要什么人,再根据人选的素质模型去筛选推荐适合的人选;而传统的求职流程往往是:先发招聘公告,然后收集简历、预约面试、发offer……虽然步骤看起来差不多,但背后所蕴含的理念却是大相径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