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数是什么生肖?

束俊芝束俊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牛 丑牛,地支第三个是“酉”(鸡),所以第三个是“内”字(內+酉=内);第四个是申(猴),所以第四个 是“数”字的右半边,即“示”;第五个是未(羊),第六个是午(马),第七个是巳(蛇),第八个是辰(龙),第九个是卯(兔),第十个是寅(虎),第十二个就是丑土了。这样按照顺序依次排下来最后就得到了“牛”字。

其实这也是一种计算时间的算法,因为古人发现12个时辰恰好两个星期,而一个农历月也恰好由四个节气组成,每个节气刚好有30天又6个小时,如此推算一年就有52个星期加144个小时。于是他们就取第一个“数”——12的谐音“鼠”来表示一天的时间单位——子时;第二个数字是6,代表两个小时;接下来第三个则是9,代表最后一个时辰——戌时。

这样算起来,从子时至戍时正好是一周时间,接着重新由子时开始循环反复。他们又把每一天分为了12个时辰,同样用“数”来表达。比如“初九”就是指今天(初一)的上午9点整,“末三”则是指昨天(月末)的最后三个时辰。 这种把时间“量化”的算法后来被引入了对星辰位置的度量中。不过这时“数”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现代英语里,表示“第几个”的词是the+序数词,例如the third planet太阳系的第3颗行星。但中国古代并不是这么计算的,他们的排序方法更接近于现在的法语、德语以及希腊语等。这些语言有一个共同的来源——拉丁语。在古代欧洲,人们把“第一”叫作“primus”,把“第二”称作“secundus”,而“第三”则是“tertius”。这三个词汇的阳性单数形式都变成了意大利语中的“primo”“secondo”和“terzo”,并且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

到了近代,西方开始流行使用零(也就是现在英文中的“zero”),这时的“第一”就变成了“zeroth”,而“第二”为“first”。然而中国人从来没有受到过拉丁文的影响,一直沿用着古老的算法来计算日期与时间,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数”文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