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若什么成语?
若明若暗比喻事物表现得不清楚。出自:陈毅《给舒同的信》:“此间情况,若明若暗。”
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若明若暗
【拼音】:ruò míng ruò àn
【简拼】:rmra
【解释】:若:近似;仿佛。好像明亮;又像昏暗。比喻事物表现得不清楚。也比喻政治清明或昏暗不甚分明。也作“若明若昧”、“若明似暗”。
成语出处
汉·扬雄《太玄·混》:“若昏若明,匪龙匪云,将丰将衍,兴难用论。”
成语例句
1、王朔《动物凶猛》:“我抬头,借着若明若暗的光线搜寻她在哪里。”
2、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窗外若明若暗,显然已到黄昏,窗上却只漏过一缕微光。”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王羲之的第7子王徽之放诞不羁,曾游会稽,见一老父坐在竹荫下吹笛取乐,笛声若明若暗,韵味横生。王徽之也拿出笛子来吹奏,笛声优雅,老父连连称赞。后来老父要为王徽之吹笛,王徽之赶紧推辞再三而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