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的生肖是什么?
据传,明世宗朱厚熜,刚愎自用又极为好色。他即位后不久就逼死了自己的皇后;后来又看上太后身边的宫女,想要将人据为己有。这实在有损皇帝尊贵的身份,太后大为恼火,便命人将其赶出宫去。
但朱厚熜偏偏是个十分固执的人,他不仅自己执意留下,还下令让手下的太监们全部留胡须,以此作为标志,表示他们已经是“太监”了不能近女色。
同时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决心,他还宣布从此不再纳妃,只到民间选取一些女子作为“宫嫔”。不过这些“宫嫔”并不是像贵妃、皇后一样管理后宫,而是直接侍奉皇帝,所以也称为“妃子”。
但是,这些“太妃”却并不比其他的“妃子”地位高,反而经常会受到羞辱。
据载,有一次嘉靖帝与一群“太妃”一起吃饭,他突然兴致大发,让人将自己准备的一盘豆腐块端上来放在一位“太妃”面前。这位不幸“中招”的“太妃”战战兢兢地拿起豆腐,正不知皇上什么意思的时候,却听得嘉靖帝戏谑地说:“你们太监怎么可以吃这个呢!”随后,这位倒霉的“太妃”不得不跪下谢恩,才终于挽回了颜面。 在明代太监的确是一个最低贱的群体,不但地位低,而且常常遭受殴打和侮辱。
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监没有家庭,而皇嗣经常换,因此太监就只能跟着皇帝走,连个固定的地方都没得留。据说当时有人在街上看到一帮身穿太监服的“男人”正在抬着一口棺材,感到十分诧异,于是便上前打听情况。
这些人只好如实告诉对方,这棺材里装的正是他们自己——因为皇宫中缺医少药,他们又无法生育子孙,所以死后也就没人给送终了。 可见,在明代太监确实是一个悲催的群体。 而到了清代,情况则完全不同。
首先,太监的身份在清代是十分受社会尊敬和重视的。清人笔记中就记载说:“上自天子,下至草野间,人人敬太监如神明一般……” 其次,由于清宫制度更加完善,所以太监的数量也有一定限制。根据《内务府则例》中的规定,内务府所属人员(包括太监)总计不得超过五百人…… 乾隆皇帝甚至专门下诏,严禁百姓以任何方式对太监进行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