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数代表什么生肖?
你好!你的问题其实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是“定数”,另一个是“生肖”。 “定数”的概念源于《周易》; “生肖”的概念则来自干支纪年。 下面分别就这两个概念谈谈我的看法。
一、“定数”: 在《周易·乾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九。” 这看起来好像是一堆毫无关联的数字。但实际上,这句话蕴含了十分深刻的道理,并且与《周易》的作者——周人——的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 什么是“大衍之数”呢? 这里涉及一个“蓍(shi)草”的概念。这是一种产于我国的一种草本植物,在《周易》成书时代,被人们用于算筹。所谓的“大衍之数”就是用五十根蓍草丛中的49根作为计算工具。 那么,为什么要用这个工具进行计算呢?因为古人发现用二进制来表示万物难以做到,所以需要寻找一种方法以十进制的方式来表示万事万物。因此他们就需要找一些基数较大的数字来当做表示万物的单位。50就在当时是一个相当大的基数,并且还是十个十的倍数,所以50就被当成了这样一个单位。而“大衍之数”就是由这50个单位组成的一个数字序列。
至于为什么是49个单位而不是51个或48个?是因为在古人大约公元前3000年所建立的阴阳五行学说中,把万物分为阴与阳两类,每一类各50%的比例,也就是说,每一个事物都可以看做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这两个部分也就是这个事物的阴阳两部分。其中,阴部分占25%的比例,阳部分占75%的比例。
二、“生肖”: 十二生肖的概念源自干支历法。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公历是以地球公转周期为基础制定的,每年1月1日作为新一年的开始。而干支历法除了考虑公转周期之外,还考虑了地球自转周期,也就是说一天之中有24个小时,每一个小时都有它的天干地支表示。这样,一年就有365天,5天为一候,72候为一年。
另外,干支历法将一年划分成24节气,每个节气都有相应的十二消息卦反映这一节气的自然状况。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从立春开始,每一天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并与之相匹配。到小寒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为止。 这是农历纪年的基础。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创造了属相,即子鼠、丑牛、寅虎等,用一个动物代替十天干中的某一天干,以此来象征每天的变化和循环往复。 十二生肖的顺序是按照十二地支对应的动物顺序排列的。其中子鼠对应的是子时,丑牛对应的是丑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