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绩与股价有关吗?
业绩就是一家公司一个会计周期(季度,年度)的经营结果,他的核算方法有严格的规定!而股价是投资者对一家上市公司未来预期价值的评价! 一般来说,一个好公司,他的经营业绩不会连续几个会计周期出现大幅下降的,这种情况下,股价也会出现下降。但是,一个好的公司,不可能总保持很高的利润增长率或者营收增长率的,他总会有一个到两个盈利周期达到顶峰然后慢慢下滑的时候,这时候往往也是股票下跌得厉害的时候,当然,如果这个公司的业绩出现突然暴跌,那么很可能造成股票连续跌停板。
反过来,一只股票的股价也会因为基本面情况的改善得到提升。如果一个公司经营业绩不断增长,同时还有盈余再投资,这样的公司股票上涨的概率非常大。因为,任何一家公司的价值取决于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只有不断增加的自由现金流才能持续不断地增加企业的内在价值;相反,如果公司经营业绩一塌糊涂,还经常出现亏损,那么除非有巨大惊喜发生,比如资产重组或者注入优质资产,这种垃圾股很难有涨起来的时候。所以巴菲特才说“如果你不打算持有某只股票10年,就不要把它买入你的股票组合里” 所以总结一句话:短期看,股价可能跟业绩没有关系;长期来看,优秀的公司业绩一定会反应在股价上。
一般来说,一家企业业绩的好坏,与其股价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家企业业绩好,则其股价上涨或处于上涨趋势中的概率就会较大﹔而如果一家企业经营不善,业绩不良,则其股价下跌或处于下跌趋势中的概率就会较大。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企业业绩与股价之间的这种关系,只是从概率的意义上来说的,并不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从实战角度看,我们只能认为企业业绩好,是该股股价上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只能这样认为,如果一家企业经营业绩欠佳,其股价就很难表现良好﹔而如果一家企业业绩优秀,也只能说其具备了在股价上有所表现的基础,最终股价能否实际表现良好,还需结合其他条件综合判断。
在股市中有不少类似这样的例子,一家企业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其中期业绩增长超过了50%,同时公布的送配方案也十分诱人,按道理论其股价应大幅上涨,但实际上在除权日该股却走出反常的“填权”走势,这不能不说是个相当尴尬的问题。
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主力机构在此股的实际建仓成本是较低的,而且在公布业绩报告和配股方案之前就已经实际介入该股了,主力机构的真实目的不是为了推高股价,而是为了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大量的廉价筹码,待真正公布好的业绩和诱人的配股方案之后,实际除权时,反而会走出“填权”走势,从而达到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廉价筹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