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儿童吃什么药?

穆雅清穆雅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台湾新出的一起儿童猝死事件引发了大量关注。6岁男孩在玩耍时突然倒地、抽搐,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5天前,26个月大的宝宝入睡后,忽然呕吐,随后出现呼吸困难,送医后不久,孩子就没了…… 这不是个例!

仅今年10月,台湾就发生了3起婴儿猝死案例。 为此,台北市立医院急诊部提醒家长,婴幼儿出现以下情形应警惕猝死,必须立刻就医: 年龄小于6月龄的宝宝,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安,或者睡着醒来后大哭; 年龄大于6个月且体重达4公斤以上的宝宝,未事先警告而突然晕倒,晕厥时间可能仅数分钟,但症状会持续几个小时; 年龄大于4岁的儿童,活动力良好,但突然发生剧烈咳嗽、喘息,呼吸急促或困难。 “猝死”是一个广义概念,包含诸多疾病。而大多数“猝死”病例,其实与遗传因素、基因突变等先天因素有关,如家族性高脂血症、糖原累积病、囊性纤维化等疾病。这些病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一旦发作,就是致命的。

除先天遗传因素外,导致“猝死”的后天原因还有很多。比如,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电脑,造成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对病毒入侵缺乏抵抗力; 不良的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吸烟、酗酒,喜欢吃腌制食品等等,都可能成为猝死的诱因之一; 而天气变化、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都是辅助因素。 对于已经明确病因的“猝死”患者,预防复发的关键在于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心脏疾病的患儿,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是最重要的;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膳食、戒烟戒酒,积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悦,都能大大降低复发风险; 一旦出现心悸、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应立即休息,必要时就诊。 而对于那些病因不明的猝死案例,防范于未然就更需从日常生活着手——

家长在照顾年幼的孩子时,要注意及时添减衣物,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受凉感冒; 为新生儿、婴儿合理喂养,适时添加辅食,确保营养供给; 督促孩子好好刷牙,保持口腔卫生; 引导孩子积极参加户外运动,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尤其是现在的寒冬季节,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大。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实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凉引起感冒。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