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有哪些方面?
目前,我国的科技金融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 政策引导与制度设计; 融资服务; 投融资监管;
创业孵化; 技术转移; 其他相关服务。 1、政策引导与制度设计 为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下简称《成果转化法》)、《关于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的形式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文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为科技的金融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2、融资服务 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下,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可以为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具体包括: (1)科技保险科技保险是通过设立科技风险担保基金等方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的金融服务。
(2)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企业可以以其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作为质物从金融机构获得借款,并以此作为信用基础开展其他授信业务。
(3)股权质押贷款企业以法人股或其他合法持有的股权作为质物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可用于生产经营、并购交易和其他正常经营活动。
(4)债券发行与转让企业的债券发行主要包括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可以通过在交易所市场上市融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上海票据交易所发行等方式实现。
(5)融资租赁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将设备出租给企业使用,并提供维修及融资租赁项下的附加服务,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轻资产”、“重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金融主管部门应积极探索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同时,应充分发挥再担保作用,降低政府风险,为科技金融提供重要支撑。
3、投融资监管 加强对投资环节和融资环节的监督、管理和协调,对于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科学的投资项目准入退出机制。加强项目审核力度,提高审批效率,科学评价项目的盈利能力,确保项目质量。优化项目结构,合理控制行业投资比例,关注重点产业和领域的发展前景。
(2)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和投资者教育机制。强化信息透明度,增加融资的公开性和可获取性,增强市场对企业的认知度,拓宽企业的融资来源,降低融资成本。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规范的投资运行流程。明确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决策权限和职责范围,防止内部人控制和企业经营者的投机行为。同时,进一步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