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肠胀气如何治疗?
要判断孩子是不是真的“肠胀气”了。 很多家长一见到孩子哭,就以为孩子是肚子饿了,赶紧给孩子喂奶。但有时候,宝宝并非饿了,而是“肚子痛”。这种痛通常叫做“肠绞痛”或“胃肠不适”。 婴儿肠绞痛的症状与成人相似,不过轻重程度差异很大。轻者只是情绪不安、烦躁(在抱起孩子的过程中会挣扎);重者则大哭大闹、满脸通红、腹部紧绷、双腿屈曲、用力乱蹬、头部向后仰、嘴巴张大,还想吐奶…… 一般,孩子在3个月以内发生“肠绞痛”的概率较高。这是因为3个月以内的孩子,他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而肠道又是消化系统的核心。所以,胃肠道的吸收和排泄功能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如温度(冷/热)、气压(高/低)等等都会让孩子有“腹痛”“腹胀”的表现。 那如果宝宝是肠胀气了,怎么办呢?
1. 减少哭闹 如果孩子是因为肠胀气而感到腹痛,自然会通过哭泣来缓解自己的不适。家长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帮忙减轻孩子的疼痛,可以采用轻柔按摩的方式,帮助宝宝恢复状态。
2. 适当排气 适当的排气(打嗝)有助于肠胃功能的增强。因此家长可以用手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或者用温毛巾敷盖他的腹部,以促进肠道的气体排出。
3. 预防便秘 有些宝宝出现肠胀气是由于最近吃了难消化的食物,导致出现便秘的情况。这样会导致体内的气体无法及时排出,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呕吐的情况。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家长要尽量避免给宝宝喂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含有蛋白类食物,在孩子没咀嚼充分的情况下,就盲目给宝宝进食,就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 热敷小屁屁 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宝宝,家长可以用温热毛巾给宝宝湿敷小屁股,同时用手指轻轻揉按肛门附近,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肠胀气的症状,还可以防止宝宝因排便困难而积粪。 当然,除了以上的处理方法外,家长要改变错误的抱娃姿势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因为很多宝宝出现肠胀气,都是由于家长一直采用错误抱姿导致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尽量让宝宝的身体靠近妈妈的身体,同时在宝宝的脚下垫个枕头,这样有利于宝宝保持身体的平衡,也可以避免宝宝吸入更多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