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会被颠覆吗?
汽车行业的本质是解决从A点到B点的出行需求,汽车的终极形态并非汽车,而是出行服务的提供者。
汽车的发明、制造、销售是其出行服务提供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传统汽车产业链的利益从汽车的发明、制造、销售中获得,汽车售出后,其产生的附加值并不会回到产业链上。因此,围绕“出行”二字产生的新的需求,如果新的业态可以更便捷、更高效、更廉价的满足这些需求,就将出现对现有汽车产业的替代,替代的主体也并不需要是“汽车”,而应是更优化的出行服务提供者。
打个比方,汽车就像电话,手机的出现就颠覆了电话。手机出现以后,满足了用户更便捷、移动性的通话需求。汽车产业链目前就像电信运营商,生产制造汽车就好比电信运营商从各个厂商购买手机,再把手机卖给C端用户。手机在C端用户手中使用产生的流量都进入了电信运营商的口袋。如果有一天出现一种更好的工具,可以比现在的汽车更便捷满足人的出行需求,比如打个电话就有人免费提供出行服务(无人驾驶),或者只需要在app上点一下就从家里被拉到单位(飞行器)。这些工具是新的服务形态,将满足人们新的出行需求,一旦新的出行需求产生,人们自然会选择更好的服务形态,就像从固定电话时代迈向移动电话时代一样。所以汽车产业链将被出行全产业链所替代,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也将进化成为出行产业链上的企业,只不过有些会成为提供车辆的服务商,有些会成为提供能源的服务商,有些会成为提供流量的服务商...等。
未来出行产业链的本质是流量变现,流量变现的途径将不再囿于汽车的售卖,而是围绕“出行”,从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产生的新的需求中获取利润。
因此,汽车本质上是流量的载体,而非利润的源泉。流量从哪里来?还是得靠产品。只不过不是硬件产品,而是软件产品。汽车将成为出行数据的收集装置,收集的信息经分析后可以形成多种类服务模式,服务模式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满足需求”将成为汽车企业产生利润的源泉。汽车将从硬件为主导的产品转变为以软件为主导的产品,甚至将来成为机器人管家,为你处理所有与出行相关的事情。因此,汽车产品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汽车行业的本质将从传统的制造业转变为服务业,汽车业的从业者将从工程师转变为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