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以前有没有猫?
首先,从文献上来看,“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种动物确实是在先秦就开始记录的。(子丑寅卯之类的是地支,用来记录时间,而十二兽,是用于纪年的) 而“猫”出现在《礼记·月令》中,原文为“凡祭必有牲,祝兼用牡牛。……孟冬之月,群兽大聚。”郑玄注曰:“此盖谓祭祀之牲,用羊用豕而已,不以猫也。”可见在周代猫还是不怎么受待见的兽之一,比狗的地位都低。(汉代的郑玄可是国学大家,他的话还是有分量的)
不过到了宋代,“猫”开始进入“十二生肖”。宋周密《武林旧事·象生》中有“老兽”条:“大者‘狮子’,次‘老虎’,又次‘猴子’,以下方是‘兔’、‘鹿’、‘獐’、‘羊’、‘鹤’、‘犬’、‘豕’、‘猫’。”这是现在“十二属相”中“猫”出现的最早的纪录了。 另外,宋朝时出现了“肖相公”(就是猫)的年画,见于宋代朱熹著《乡仪图谱》中。这也算是“猫”成为人们喜爱对象的证据吧。
至于为什么会将“猫”列入“十二生肖”,我觉得可能是这样:因为“龙”是一种传说动物,“凤凰”太过高贵,“麒麟”是种仁兽,都不大可能排进“十二生肖”;而“龟”虽然古老,但生命力却不如从前;“兔子”虽多,但过于文静;“马”和“猪”太野;“猴”“羊”“狗”则太俗——于是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将目光转向了“猫”——既不像“虎”那么凶狠,也不像“鼠”那么猥琐,而且活泼可爱,惹人怜爱——“猫”成了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