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后利息吗?
2013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不再基准利率基础上进行上下浮动,完全市场化 什么是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央行以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传导政策利率,进而影响社会融资成本的利率,是货币市场的利率核心。目前基准利率有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两种。
以前的基准利率都是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委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依据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确定的,从2013年起由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公布贷款基础利率即LPR。
LPR包括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8月2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利率,以改善金融企业流动性状况。此次调整后,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利率的五年期以上品种利率为4.85%;一年期利率为2.65%。 LPR利率双轨制的弊端!
为了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不想放弃利率市场化这一重要目标,于是乎就有了LPR利率与存贷款利率的双轨制。但这样的制度安排必然导致市场利率在两个轨道之间频繁转换,形成“套利空间”,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和乱象。 首先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LPR利率的认知和问题。
很多金融机构认为,LPR利率只是参考,并不是定价的依据和基础。而事实并非如此,LPR利率正是以贷款利率为基础,经过计算得出的市场报价。也就是说,LPR利率其实已经包含了贷款利率的信息。其次,虽然LPR利率包含短贷和中长期贷款利率,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还是短期贷款占比重较高。
对于企业来说,更加关注的是LPR利率中5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利率,因为此类利率基本与房贷利率相当或略高。而对于房产交易来说,大家更关心房贷利率,也就是5年期以上的LPR利率。所以,如果未来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时,LPR利率有继续下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