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走向何方?

司徒子岚司徒子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GDP增速下滑是必然,改革已是深水区 2014年GDP增长7.5%,2015年增长6.9%。预计2016年GDP增长在6.8%左右;2017-2018年是GDP减速换挡期,增速将降至6.4%甚至以下。中国GDP从高速增长向中速转变,意味着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一步,改革的难度和复杂度都在上升一个等级。 从宏观面看,目前我国的产能严重过剩、库存高企,需要加大去产能、去库存的力度;从中观层面看,我国金融、房地产、财政、汇率等系统风险很大,需要推进金融改革和结构调整;微观层面看,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收窄,需要深化企业改革,同时完善市场体系,降低要素获取行政性垄断导致的溢价。

总之,经济增速下台阶,倒逼改革深化,这是大势所趋,任何试图以激进的方式刺激经济的举措都是徒劳的。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才能走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

2. 货币供给宽松难,稳杠杆是主基调 2013年以来M2的增速一直高于GDP的增速,2013年M2增幅达到12%,2014年和2015年也在10%以上。然而GDP的增速却从当年的9.5%下降到2015年的6.9%。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在边际效用递减,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实体经济增长质量有待提升。

2016年要遏制住债务风险,避免重蹈日本覆辙,宏观加杠杆的空间已经很小了。虽然市场流动性仍然偏紧,但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的空间都很大。我们要避免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扩产能或刺激需求,而是要在精准指向上实施定向降准,帮助小微企业发展;通过减税来减轻企业负担,激活民间投资意愿和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里的逆周期调节工具——PSL(抵押补充贷款)开始扩容,并首次用于土地储备项目。这暗示着央行可能通过信用扩张的方式投放货币,对实体经济进行降息激励。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资金不断注入,通胀压力也会水涨船高,因此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条件的空间未必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宽裕。

易诗菊易诗菊优质答主

2016年,中国经济总体上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指标都处于预期运行区间。同时,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可以肯定地说,从经济增长速度看,美国、欧盟、日本等西方主要经济体,都达不到中国的增长速度。从总体经济规模和增长规模来看,中国已位居世界第一。应当说,中国是2016年世界经济的耀眼之星。

尽管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要看到中国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例如,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活力仍然没有得到很好恢复,企业盈利水平依然在低位徘徊,一些实体企业经营困难仍然较大。另外,当前金融领域还存在着一些混乱现象,金融领域自身积累的风险需要高度警惕,防范并处置金融风险已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还有,经济运行的地区差异和行业发展差异不断扩大,地区和行业发展失衡的问题有所恶化,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面临严峻挑战。再就是,当前社会上特别是网络上各种悲观论调和消极言论较多,负面情绪有所积累,要谨防这些情绪影响和干扰经济运行。

2016年中国经济在增长速度上稳中有缓,经济运行的积极变化在增多,一些预期好的指标开始转好,但不可回避的是,个别方面的指标开始有转差的苗头。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要谨防经济增长滑出合理区间,同时要充分估计和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各种经济风险应对的预案。总之,2016年中国经济虽然保持了总体平稳运行,但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一些指标的改善还并不十分稳固,部分指标还存在着转差的苗头,对中国经济的困难和挑战,不要估计过高,但也万万不可估计不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