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还是扬州?
“长安县”改名“西安市”,“杨陵区”再次回归“杨凌区”,西安市长安区与临潼区,正在与毗邻的商州市、咸阳市和铜川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谈判……2000年,全国性的人口普查即将结束,地方性行政区划调整也变得频繁起来。与以往的调整不同,越来越多的省份已经把区域经济放入考量,例如山东把“泰安县”改为“泰安市”,就是为了融入环渤海经济区。此前,北京市已经把距长安区只有10多公里,现属于郊区的小镇魏公村,划归为了市区。
面对区域经济整合的大势,陕西似乎没有做好准备。从省份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过去陕西很强调“中央”的特点,现在各省都在抢“龙头”,只有陕西抢起了“腹地”。从经济总量来看,陕西虽然在全国排行第8位,但如果撇开首都和几个特大城市,它实际上是内陆省份排在最后的。
面积全省最大、人口全省最多的西安,拥有的经济总量还赶不上江苏省13个城市中的任何一个。但与此同时,西安又是陕西唯一的“千万富豪”之城,也是西部唯一进入“中国城市10强”的城市。
西安和陕西的困境,在于以往太过于强调国家政治意义。就像把省名叫做陕西一样。所以,其在全国的地位,往往被过度强化。但从全国看,陕西的经济地位并没有多重要。作为中国陆路经济的重要动脉,过去的陕西其实是靠“中转”获利。但如今国内国际两方面的经济格局,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过境的中转效益越来越弱。
省名的选择确实很重要。在改革开放之初,陕西省很明智地选择了“秦”。因为“秦”能够唤起陕西人的自豪感,提高陕西人为之奋斗的凝聚力。
但是,选择“秦”作为省名,只是省域民粹主义的代表。更大的问题在于,这样的名称不适合现代化的经济整合。如果以古代帝王来命名省名更是过于夸张。古代那么多王朝,该选一个谁呢?而且这样的命名方法,很难吸引外地人。
2001年,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访华时提出了“西北新合作方案”。他的想法是:利用新加坡的国际航空港和铁路王亚非走廊,把陕西的西北工业基地和新疆的石油基地联系起来。
这个计划一旦实现,中国将会出现一个西北经济联盟,而这个联盟的中心就是西安。可是,如果今天陕西还是这个样子,将来欧亚大陆桥的中心还会是西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