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五行中属什么?
1、按《洪范》记载,“水曰润下”;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金曰从革”; “土爰稼穑”。其中并无“鸿”字,可见,鸿非五行之一也。 2、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鸿是鸟的总称,其古文为“鵠”(如图)。在许慎看来,鹄与雁同列,属阳类象形,而鸿雁则指鸿和大雁,二者合称群飞之鸟为鸿鹄即大雁。 3、至于是不是指天鹅就不知道了,因为在现代汉语里,鹅和雁是有区别的,比如“鸿雁传书”“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等等,这大概跟人们常用鹅来比喻愚笨,用雁来暗喻书信有关吧!不过,我觉着古代以鸿雁或鸿鹄作为信使的可能性不大。
4、还有种说法叫作天鼠,如《左传·宣公三年》载,“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周,则楚之,在此,则君之’…仲尼闻之曰:楚国之志莫若大其冠,虽有亡国之音,不用焉’”,这里的周王之鼎就是大禹九鼎中的天一鼎,也是所谓的镇国之宝,所以孔子才说楚王想夺取周王的镇国之宝是不可以的。那么为何又说是天鼠呢?这大约是因为古人把老鼠看作是穿天之兽,因此就把此物称作天鼠了吧!不过,我觉得这种说法有些牵强附会了,因为,鼎本身就是一种用来煮食物的大器,如果真是大鼎的话那也不会有什么镇国之宝一说啦!总之这个天鼠的说法不太靠谱儿。
5、最后还有一种比较靠谱的说法认为是指候鸟的意思,但为什么又是候鸟而不是别的什么鸟就不太清楚了。其实,无论是哪种说法都不太可靠。
6、综上可知,鸿不属于五行的范畴,更谈不上属啥了。
7、顺便说说关于五行的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干支。
8、天干地支纪年法,俗称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历法的一种,它以太岁为中心,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份,每个季度三个月,称为孟春、仲夏、季秋和孟冬,每月分为三部分,每天分为三个时辰,分别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汉字相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用以记录年份岁首及时间等变化。根据史料考证,这种方法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当时已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套符号系统并用的情况存在,到了西汉时期便发展成了较为成熟的干支纪时体系,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按照这种纪年方法来计算出来的结果来看,公元前2070年左右开始使用干支纪年的历史,恰好符合黄帝元年之说。古人在制定这套系统的时候必然参考了许多资料,而且其中很可能就有《史记·五帝本纪》的内容在里面。
9、但是问题来了,司马迁所依据的资料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可问题是,司马迁在撰写史书的过程中并没有采用干支纪日的方法,而是采用了阴阳合历法。也就是说他并没有使用干支纪年的办法,只不过是在他的作品中提及而已罢了,因此我们现在根本无从知晓这套纪年时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