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五行里属什么?
“赤羽”的“羽”字就是根据羽毛的颜色而得出的,也就是说最早的时候“羽”的意思是指红色的鸟的羽毛。而“鸢”这种鸟最显著的颜色特征也是羽毛有红色。所以这两个字最初的含义应该是相近的。而且古人还专门为它们造了一个意思相近的字“鵻”(zhī)来表示红羽毛的鸟 (《说文》:“鵻,王鸠也。似鸽,绿色而有花纹。”)
那么再来看看“鸢”这个字的甲骨文字形: 下面一横表示底部的底座,上面一竖,中间两横表示机翼,最后的短横表示尾部。整个字形像一个侧放着的三角形风筝。
到金文这一时期,字形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上面的机翼部分加粗并向上弯曲,像两根斜立着的三角架,下面的底座变短且宽。到小篆这个阶段,字的形状又变成了: 下面的三角架变形为两个短竖,中间的连笔变成竖提,并且上下都增宽了笔画。至于那个短横,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现代汉字沿用了小篆的字形。 从“鸢”字的演变来看,它和“雉”“鹄”这些字都属于“鸟部”。不过有些古书里有把“鸢”归入“羽部落”的,不知道是因为字形误认还是另有原因。
从题主的题目“《山海经》中「鸟」的五行属性是怎样的呢?”来看,题目问的是神话中的山与海里的那些神鸟们——也就是中国上古传说中常见的凤皇、鹓鶵等,它们是什么属性的神兽呢? 这里要提到中国古代对五行的定义和西方人理解的含义不同(虽然都是金木水火土,但中国人说的火是火的性质而不是现代化学的火):
一、在哲学意义上,它们是构成世界四种元素之一——“天(水)地(土)日(火)月(金)风(木)”——或者叫作四行;
二、在古代中医理论中,它们代表了人体五脏之气中五种不同的气,称为五志(即怒喜悲思恐)、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神(魂魄精气心神)……这些概念都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名词了哦!其中五行颜色为今天所说的“五色”的基础。此外古人还发明出了十二消息卦(就是每月初十二十三十的阴阳变化卦象,现在用于预测的易经就叫这个名儿),用来推测年岁运数。
三、到汉代以后又演化出东汉的五行相配说(这会儿开始用星宿来对应每个季节的五行),魏晋南北朝的金木水土说,隋唐五代以后的金火水木说(唐代李贤注释《黄帝内经•灵枢》时提出的)直到明代张景岳提出的一水二木三阴火阳的说法。
总之呢,先秦诸子百家对这个问题是有很多看法的,因为那时还没有儒家独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