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怎么看朝鲜战争?
1950年,当联合国军进驻韩国时,美国的舆论是欢欣鼓舞的,因为这样一劳永逸就可以解决朝鲜问题;然而随着战局陷入泥潭,这样的声音开始弱下去。杜鲁门曾对麦克阿瑟抱怨说,“我担心人民会支持任何愿意结束战争的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在竞选时也声称,若他当选,“结束战争将成为他的首要任务”。 不过,如果美国军队在1950~1953年间陷入朝鲜半岛而难以脱身的话,选民们也不会饶了这些政客。他们既需要为继续作战寻找借口,也需要为被迫停战寻求安慰。就在停战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赫鲁晓夫主动提出了部分撤军以换取朝鲜承认中国领海的提案,这正中华盛顿下怀。尽管中国人对此大为光火,但美国新闻界还是兴高采烈地报道了这个消息——“苏联人终于想出来了!”——并纷纷撰文分析这个提案的可能性。
停战协定签署当天,艾森豪威尔在记者招待会上热情洋溢地称,这是“了不起的一天……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杜勒斯更是兴奋不已,他迫不及待地在飞机上草拟了一份长一点的解答记者问题的说明。其中,他对朝鲜战争的意义大加褒奖—— “这场危机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因为通过它,我们得以检验并且非常有把握地证明了我们的新外交政策是卓有成效的。” 他所说的“新的外交政策”显然是指刚成立的“冷战”时期所采用的封锁、威胁和遏制对手的政策。
对于朝鲜战死的数万美军,杜勒斯也认为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因为他相信朝鲜战争的意义远比一场地区性冲突要伟大得多。他宣称,“这次战斗的一个重大意义在于,它显示了我们在一个遥远而又艰难的环境下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在太平洋中部的岛屿上进行着另一场战争,而我们则是在另一个大陆与另一个大洲间进行的一场战争。”“在这里(朝鲜)进行的这场斗争,无论多么艰苦或短暂,都是未来美好和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杜勒斯看来,朝鲜战争是美国在世界各地对抗共产主义的“第一枪”,所以他才如此自豪地声称要“让这一枪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