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怀孕三个月还吐?
孕吐是孕期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在妊娠早期(12周之前)出现呕吐、食欲不振、择食、恶心、腹泻等症状,部分孕妇会出现持续整个孕吐期(17-20周)才消失,而大部分孕妇在3个月后孕吐逐渐缓解直到消失。但也有个别孕妇孕吐持续整个孕期,约30%的孕妇孕吐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是在孕期中后期(16周后)[1]。
目前对于孕吐出现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有研究发现母体在怀孕期间所分泌的一种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在孕妇血清中有可能达到正常值的数万倍甚至更多,而这种激素的水平与孕妇的孕吐程度相关;另有研究证实,体内HCG水平越高,孕妇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越严重。推测孕吐可能与HCG刺激胃部的感受器有关 [2-4] 。
由于胎儿的器官正在形成过程中,某些特定物质如胆汁酸、甲状腺素等有可能经血液循环进入母体,从而刺激母体的肠胃神经导致孕吐。而有些药物,诸如抗高血压类药物氯噻酮和利尿剂氢氯噻嗪,也有可能导致孕吐。但是上述物质对妊娠的安全剂量范围较大,停药后症状迅速消失,故不必过于担心。 除了生理性的原因外,孕妇精神过度紧张或者心情压抑都可能是造成或者加重孕吐的因素之一。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放松,对缓解孕吐也有一定的帮助。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孕吐严重时伴有头晕、胸闷、乏力、心慌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以防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待不适症状缓解之后,少量多餐进清淡饮食。情况严重者应及时就医,以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