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素菜蘸甜面酱好吃?
不用菜,我就可以吃两盆。 小时候住在军区大院里,隔壁是一家杂货铺兼卖早点,老板是一对山东人,男的叫李叔,女的叫张姨。张姨做的咸菜豆丝儿、辣白菜特别好,我每天早上都要买点带去学校吃;李叔则是个做炸糕的高手,每次路过他那个小窗口都会飘来一阵阵的炸糕香味,忍不住买两个带在路上吃。 后来大了一些,开始上中学了,有一次去得晚了点,只见李叔一个人在那里炸糕,我就买了两个。李叔一边给我刷糖霜(就是白糖,没有白砂糖那么精细),一边问我:“知道这是什么吗” 我说:“这不是炸糕嘛” 李叔摇摇头:“这呀,这是糖饼……” 我从来没吃过这种点心啊,好奇怪的味道……
后来上了大学,有一天在食堂打饭的时候听到同学们聊起“酱黄瓜”,我说我还真没吃过,于是有人给了我半个馒头,就着食堂大妈给我的酱料和黄瓜吃了半盆饭,那可是三荤一素的一大碗呀! 工作后有一天加班回家晚了一步,食堂已经没了饭菜,我和一个同事拿着两个冷馒头走到饭堂门口,见几个阿姨正在那里分鸡蛋,便要了一点儿,然后一人两个馒头就着葱花蒜泥吃了起来。不知为什么那天的鸡蛋格外香,我们吃得特别开心。
后来我移民欧洲,在国内几乎吃不到合口味的早餐,便自己琢磨着做了起来。用豆浆机打了小米或者黄豆,蒸出软软的米饭,拌上葱花香油,再配上榨菜、卤蛋什么的,吃起来倒也过瘾。 最棒的一次是春节,我做了四桌子的好菜,除了传统的糖醋排骨、红烧肉外,还做了木须肉、炒疙瘩、酥锅(我加了很多青菜进去),最妙的是每个盘子边上我都用香菜、葱花、蒜末配了不同的酱料,大伙儿吃的嗨极了,直夸我手艺好。 可惜这样的美味再也没有了。
其实有好几种做法,凉的热的都有。
凉的如紫苏拌干豆腐:干豆腐(就是豆皮)切成丝,焯熟,过凉,控干。蒜拍破切碎,加红辣椒丝、花椒油、糖、盐、少许生抽、鸡精,和豆腐丝拌匀。紫苏切丝,用开水焯一下,也捞出来过凉、控干,再切点儿生辣椒丝,加糖、鸡精和少许盐抓匀,铺在拌好的干豆腐上,蘸甜面酱吃。
还可以蘸着吃的是干拌芸豆,把芸豆也焯熟、过凉,和菠菜、木耳丝、生咸黄瓜丝、生咸大蒜瓣、生咸黄豆一起用盐、鸡精、糖、辣椒油、生抽拌匀,蘸酱吃。芸豆可以换成芸豆梗(芸豆去两头,把中间直溜棒硬的部分切成细丝做成咸菜),做成咸菜的芸豆梗比较硬实爽脆,口味更偏咸香,和甜味儿的酱也很搭。
热菜的做法也有很多。比如虾酱烧茄子,把茄子切成滚刀块儿,和韭菜花儿、五花肉丝,用虾酱一起烧成,带点儿咸鱼味儿,也很好吃。虾酱烧藕和这个做法一样,不过口感没有茄子那么绵软,藕是脆的,带着清甜的滋味,也比较解腻。还可以加点儿山药片儿,更脆。
还有一个吃法跟我们常说的锅包肉的做法有点儿像,但是不是用的肉,而是用的土豆。把土豆切片儿,挂糊油炸,蘸酱油加少许糖、辣椒油、花椒油、芝麻油泡的糊蘸料吃,土豆片儿里带着糊蘸料的咸鲜味儿,感觉还不错。
还有的直接用酱炒的,比如家常小豆腐,是把嫩豆腐切成片儿,用五花肉丝加葱丝煸炒,把豆腐片儿放进去炒一会儿,加点儿小水,下粉条,用黄豆酱、盐、糖和鸡精调味炒熟就行了。
再一个是酿素菜,把胡萝卜、心里美、茄子切成夹儿,里面酿点儿馅儿,可以用香菇、木耳、五花肉末儿做馅儿,用豆腐馅儿也很不错。胡萝卜、心里美可以整煮,茄子不吸油的话直接浇酱也成,如果特别能吸油的话,建议放在平底锅里加少量油把茄子煎透,再给茄子码酱。这个酱除了黄豆酱,可以再加点儿炖肉的肉汤,或者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