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瓜有什么作用?
葫芦(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属葫芦科植物,是一年生蔓性草本花卉;茎粗壮,圆柱状,不分枝或有时侧脉部位有少数分枝。卷须稍粗壮,呈三角形,有短柔毛。叶互生,叶片纸质,心脏形至宽卵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绿,两面均无毛或被微柔毛;边有不规则齿裂;基部心形,有弯缺;叶柄细长;托叶膜质,近圆形,边缘有锯齿。花雌雄异株;雄花花冠黄色,5浅裂;雌花无花瓣。雌雄蕊正常发育,子房狭椭圆形,柱头3~6深裂。果圆形、扁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成熟后橙黄、橘红等色,表面有纵条纹及沟纹。种子棕色,多角形。花期4~7月,果期8~9月。 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现广植于世界各地。 本品种来源广泛,栽培类型也多,除上述形态特征外,其地理来源和栽培类型的不同是划分品种的主要依据。
1.地源分类 根据植株对环境条件要求高低的不同,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 ⑴野生种。主要指原产地野生分布的葫芦品种。由于自然条件下,往往若干物种聚在一起形成群体,且各个物种之间的差异较小,在区分其个体时,往往凭其生长的地域来命名,如“南川大葫芦”、“北川小葫芦”、“河南葫子”等。这些品种的性状比较接近,通常作为综合品种使用。但因其适应性强,又耐肥抗倒伏,故在种植上也颇受农户欢迎。 ⑵家养种。主要是从国外引入的品种,还有一部分是从国内引入的各地方优良品种。由于其适应性和观赏性均不如野生种好,因此在种植上受到一定限制。但其遗传背景多样,可作为育种研究的原始材料。
2.型态分类 (1)普通葫芦,亦称“菜葫芦”。植株中等大小,分枝性较差,单叶互生,叶片阔卵形,叶面粗糙,颜色深绿,光泽度差,幼时被毛,老时脱落。雌雄同株,花小而密,黄色,聚生成穗,着生于茎枝顶端。果实形状多样,有圆形的、椭圆形的、长椭圆形,有尖头的也有圆头的,成熟后皮色由青变为白、黄、橙黄、橙红色等等。果肉嫩白色,肉质松软,口感清淡,营养丰富。 (2)矮葫芦,又称“豆马葫芦”。为普通葫芦的一个变种,植株生长势较弱,节间较短,主茎直立程度差,常有分枝,叶片较大,形状为阔卵形,绿色,光泽度较好,幼时有短柔毛,老时逐渐脱落。
雌雄异株,花小而繁密,黄色,成松散的总状花序,着生在主茎和分枝的顶端。果实较小,多为圆形或梨形,表皮光滑,色彩鲜艳,以黄色为主,成熟后带有光泽,内有黑色籽粒。果肉乳白色,柔软多汁,香味浓郁,含可溶性固形物10%以上,糖含量7.56%,酸0.18%,蛋白质0.6%,脂肪0.2%。
(3)西葫芦,亦称“美洲葫芦”。其幼苗与矮葫芦相似,但叶片较大,色彩较淡,绿色,有光泽。幼时全身有绒毛,随着植株的生长而逐渐稀疏。雌雄同株异花,花大,黄色,有香气;花萼杯状,5片,绿色;花瓣5枚,披针形,黄色;雄蕊多数,离生;子房2室,柱头2枚,各分5叉。蒴果,种子扁平,黑色。
该品种生长强健,结果较多,易于栽培管理。果实形状多样,有圆球形的,有纺锤形的,有鸭梨形的,有长锥形的,还有圆头方的、长尖头的,成熟后肤色由浅黄到橙黄,表面有网纹或者凹凸不平,内含颗粒状种子。果皮薄,肉质细嫩,纤维少,汁水丰富,味甜,品质优。适宜在各种菜系中应用,也适合做罐头或鲜奶饮料。